巍巍宝塔山,滚滚延河水。屹立于黄土高原上的古城延安,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、新中国的摇篮,也是新时代青年的信仰灯塔和力量源泉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,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,集团公司在延安举办第三期“青马工程”红色教育暨团干部培训,各位青马学员和来自基层一线的团组织书记相互学习、相互融合、相互促进,学习延安精神,追寻革命足迹,赓续红色血脉,凝聚奋进力量。
宝塔山下——理论强基铸忠魂
培训班以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,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”专题授课为开篇,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的生动讲授下,学员们从烽烟弥漫的光辉岁月中感受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,从历久弥新的革命情怀中领悟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。
聆听教授们的讲述,“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”如同一幅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,让学员们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逆境中求生存、在挑战中谋发展的伟大历程。团十九大精神解读、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工作的方法与艺术等课程,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思路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,增强了基层团组织书记做好团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课堂学习引人入胜,座谈讨论求真务实,发言交流深入透彻,每一位学员都沉浸其中,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,用党的创新理论校准航向,不断筑牢为强军兴军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之魂。
革命旧址——红色基因永相传
走出课堂,学员们开启了实地踏访寻足迹、红色寻根忆初心的旅程,用双脚去丈量延安这片热土,用心灵去感受那段峥嵘岁月。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的展品,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每一次驻足,都是对历史的致敬;每一声感叹,都是对英雄的缅怀。
在王家坪革命旧址,学员们来到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,重温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经历,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。在“桃林广场”,学员们仿佛看到陕甘宁边区创造性开展双拥运动的情景,大家被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战斗生活深深的感染着。在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,学员们参观了中央大礼堂、中央书记处、伟人故居等场所,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,感受当年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。“四·八”烈士陵园里,学员们在肃穆的氛围中缅怀先烈、敬献花圈,寄托对英雄的无限敬仰与哀思。宝塔山上,学员们登高望远,览延安城全貌,立下鸿鹄之志,誓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、代代相传。
梁家河畔——知青岁月映初心
学员们来到梁家河村,时值正午,赤日炎炎。大家坐在乡间小道的绿荫下,听当地老乡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生活。绿槐高柳,质朴乡音伴着阵阵蝉鸣,学员们仿佛亲眼见证了总书记七年的知青生活,从最初的迷茫与不适应,到后来的扎根农村、心系群众,总书记一心为民的情怀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。
在知青旧居,简陋的窑洞、斑驳的墙壁,无一不在诉说着那段艰苦而又充实的日子。学员们纷纷表示,要学习总书记深入基层、服务群众的优秀品质和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
南泥湾里——自力更生续新篇
“花篮的花儿香,听我来唱一唱……”当大巴驶入南泥湾时,葱葱郁郁的青山、碧波荡漾的稻田让大家情不自禁地唱起《南泥湾》这首歌,对歌词中描绘的景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。
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和三五九旅旅部旧址,八路军战士挥汗如雨拓荒“烂泥湾”的故事让大家深受触动。当年过八旬的老党员侯秀珍讲到“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意味着要开始吃亏,而不是想着占便宜、沾好处”时,现场响起了学员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。
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的实践活动让大家亲身体会到“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”的劳作辛苦。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进一步融入每一位学员的心田,让南泥湾精神在新时代融通青年心中牢牢扎根。
巍巍宝塔山,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光辉历程;滚滚延河水,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。融通青年在这片红色热土上,不仅收获了知识的滋养,更获得了心灵的洗礼。延安精神在青春的热血中沸腾,红色血脉在伟大的事业中赓续。学员们纷纷表示,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,坚守为军首责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”“强企有我 践行使命”的青春誓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