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。融通农发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,深入研究与公司主责主业密切相关的政策指向、产业导向、发展方向,突出“三个聚焦”,顺势而为、乘势而上,绘制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。
聚焦严守耕地红线 筑牢“生命线”
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。融通农发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“严守耕地红线”要求,把重点放在耕地资产的“权”“量”“质”上,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,坚持提高单产和品质并举,久久为功、持续发力,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工作。
乌鲁木齐区域公司万亩高标准农田开展机械化采收
公司将持续加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力度,进一步厘清资产、明晰权属,掌握耕地资产实质经营管理权,实现统一化、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。深化巩固巡视审计问题整改成果,实现高效接续运营。利用信息化系统动态掌握耕地资产底数状况,对可利用农用地依规适度复耕复垦,促进耕地增量增效。持之以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、标准化鱼塘改造和盐碱地治理三项攻坚行动,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,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,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
聚焦抓好粮食安全 稳固“压舱石”
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。融通农发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“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”要求,坚持以产量效益为目标导向,持续培育提升大田自主种植专业能力,实现种好地、管好田、产好粮。
公司不断培育提升自主种植能力,实现大田种植规模化、集约化、科学化,有效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。2024年大豆平均单产增长17%、玉米平均单产增长11%,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持续优化耕、种、管、收全环节作业服务全流程,保持单支农机队在效能最优的规模内运营,平均作业服务面积6万亩,作业服务半径控制在50公里以内,人均种管面积力争超过1500亩。积极拓展深化产量“揭榜挂帅”机制,有效激发农业生产队伍的自主性积极性,为实现高产高效提供有力支撑。
哈尔滨区域公司农机队进行大豆收割作业
聚焦科技赋能增智 驶向“慧种地”
农业技术创新是科技助农、科技兴农的重要前提和新生动力。融通农发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“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”要求,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,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,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、添活力。
公司重点聚焦智慧农业、种业繁育、盐碱地治理等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应用,逐步推广智慧农业示范成果,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。北安旱田、绥棱水田智慧农业示范园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高新装备等方面加大实践应用,南繁院士工作站为种业“卡脖子”技术协同攻关提供有力创新载体和智力支撑,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、科技试验示范、数据智能采集、智慧分析决策等先进技术在基地农业生产中的实践应用,推动一批智慧农场和生态农场落地生根。下一步,公司将推动南繁院士工作站建机制、出成果、强应用,把院士团队的人才和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经营提质增效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胜势。
绥棱水田智慧农业示范园设置监测设备保障高产丰收
融通农发将继续因地制宜、因土施策,稳步提升耕地质量,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,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书写融通新篇章。
(苏畅)